Centre for Child and Family Science

子女對復課感擔憂或恐懼 幼教博士教家長處理子女情緒(心理篇‧上)

2020-05-21

教育局早前宣布全港學校將分階段復課,面對長達四個月的停課後,學生終於要重返校園,難免會出現不同情緒和壓力。家長在復課前,又應如何輔導子女,令他們重拾動力上學?星島教育訪問了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林俊彬博士(Ian Lam),從心理和生理層面向家長分享處理子女情緒的心得,今回先從心理層面說起。

子女擔心停課追不上進度

畢竟停課多時,子女或會擔心學業成績,憂慮自己追趕不上今個學期的學習進度,又或者覺得停課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學習。林博士認為家長首先必須保持小朋友的成長心態,並向他們解釋其實「只要肯付出努力,配合多些經驗,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進步。」即使學習進度落後了,只要努力追趕,一定會補救得到。他又引述健身作為例子,指即使瘦削的人通過不斷舉啞鈴,都可增強二頭肌肌肉,令手臂出現「老鼠仔」,同樣道理,正如多運用大腦思考,都會令腦細胞變得更發達,得到更多連結,而腦筋動得愈多,連結就會愈好,因大腦會隨經驗讓人變得更聰明和醒目。為方便家長向孩子解釋甚麼是成長心態,林博士還預備了《成長心態乜東東》小冊子,供家長免費下載(按此)。

 

子女憂慮很多事情都不懂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更何況是小孩?若子女經常抱怨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怎樣處理,林博士認為家長可及時糾正他們的概念,嘗試說「你不是不懂,只是現在未懂,但將來會懂。」家長亦可一一向子女回顧他們之前不懂,但現在卻學懂了的真實例子,例如從前不懂踏單車,但現在卻學會了,通過言語給子女一種希望感。

除了上述的處理方法外,其實仍不足夠,家長還需要配合正確的策略,譬如子女面對密密麻麻的數學文字題時,感到頭昏腦脹,家長可建議子女圈下題目的重點字眼,然後再逐一拆解運算,協助解題,從而計算出答案。

複述子女情緒詞彙 積極聆聽 反映情緒

「我唔想返學!」、「日日咁早起身好攰!」、「如果每日都只係玩就好啦!」一旦子女說出類似上述說話時,林博士直言很明白家長一定會迫不及待想指責子女,但他認為家長在指責子女前,必須要做一項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積極聆聽」,並將子女的情緒詞彙,好像「唔想」、「好攰」及「唔捨得」等先用口複述一遍,讓子女知道其實家長聽得一清二楚,亦明白到子女的處境和理解他們的感受,然後家長再用客觀角度形容一次,例如「你覺得日日早起身好攰!」等,通過反映小孩的情緒和意思,去表現出同理心。

林博士又指,其實很多時子女都是想找人訴訴苦而已,家長如能花上半分鐘至一分鐘先聆聽子女的說法,觀察他們反應,再嘗試說「不過,我記得你之前返學都好開心喎!」、「你仲同我講話小息同同學仔玩得好開心架!」盡可能令他們憶起上學時一些開心片段,從而改變想法,他們的負面情緒往往就會得以緩解。家長謹記,毋須即時否定子女想法,只是換個角度向子女提供更全面和客觀的事實,平衡他們的心理,協助他們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下回林博士將和大家分享更多處理孩子不同情緒的技巧,例如子女擔心復課後的衞生問題等,以及協助家長如何在復課前重拾孩子的生活規律和自理能力。

《星島網》: https://bit.ly/2TB7F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