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四期, 第二冊, 文章一(二零零三年十二月)
蘇詠梅、鄺潤歡
在小學課堂進行「日蝕」的教與學研究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5.  研究計劃與方法

5.2 研究設計

a.  瞭解學生對「日蝕」原有觀念

i.  課前學生訪問

這部分從全體小六學生隨機選出每班各四位學生,共十六位學生參與訪問。參考 Diakidoy & Kendeou (2001) 和 Stover & Saunders (2000) 的研究,加上多位教師過往不同的課堂教學的經驗,經過仔細的討論達致共識 , 擬定了十三條開放性的題目作訪問,首七題是學習日蝕的先備知識,後六題是與日蝕有直接關係的,來了解十六位學生原有觀念 。

ii.  前測問卷調查

從訪問十六名學生所得回應,得知學生對每一題目普遍的認識,及就學生的回應分類,用作設計課前評估全體小六學生對日蝕認識的問卷。此外教師建議加進一些資料性的問題如喜愛的教學及學習方法等 (前測的問卷可參閱附錄一 ) 。前測邀請全體共一百二十名小六學生填寫。

iii. 後測問卷調查

用前測同樣的題目,在課後派發給原先的一百二十名小六學生作課後學習評估的比較及分析。又就全體學生在課堂所繪畫的日蝕成因圖作分析以進一步瞭解他們對「日蝕」現象的認識 ( 繪圖數據 ) 。

iv.  課後學生訪問

最後訪問先前的十六名學生以深入探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及辨清有效提高學生理解之教學策略。

b.  研究有效「日蝕」課題的教學策略

參考科學教育的期刊中與「日蝕」課題教學有關的學術文章及相關的「日蝕」資料,教師與教師教育工作者 ( 研究者 ) 經過多番的討論及分析,釐定教學目標及重點,然後設計問卷,調查學生在課前對「日蝕」的理解。利用前測所得數據,修訂較早前釐定的教學目標及重點,共同計劃課堂教學。運用「計劃-教學-評估」模式,四名教師互相觀摩及改善教學。四個教節均有進行課堂觀察及錄影供分析用,資料分析包括教學實況及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情況,以檢視教學效能,及確認學生之學習效能。

•  三名教師觀察首名教師的課堂;

•  首課後進行課後會議作檢討;

•  就教師們的意見作第二課堂教學的修正;

•  重複同一循環。

c.  探討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在教學前描述他們對「日蝕」課題的理解及常用的教學方法。然後參考科學教育的期刊中與「日蝕」課題教學有關的學術和教育的文章,選取能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概念的建構性理論框架來支持教學設計。課後教師們就教學策略及學生學習情況作反思及檢討。最後分析教師的反思來總結課堂教學研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幫助。

 


Copyright (C) 2003 HKIEd APFSLT. Volume 4, Issue 2, Article 1 (Dec.,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