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二期, 第冊, 文章 (二千零一年月)
蘇詠梅、鄭美紅
透過科學專題研習促進小學生多元智能發展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小學生的科學學習

王佩蓮和林碧楨(1990)認為大自然的知識是學生平日經常接觸 並最感興趣的,是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大自然的知識對發展和豐富學生的語言是有著重要的助益,有 助加深理解語文教材的概念。她們認為在大自然觀察事物對學生認知正確形象和培養美感都有好處。 Mechling 和Oliver (1983)提出學生可透過學習基礎科學,找出閱讀、寫作、說話及聆聽的竅門,因為科學 能提升人的思維、溝通、衡量及過程技巧,協助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大自然方面的知識亦有助學生數學 的學習,從思維方面來看數學和自然的關係那就更密切,它們之間可以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大自然的知 識內容豐富生動,詩人、畫家、音樂家從來就喜歡從大自然中獲得啟示和靈感。

大自然與科學的學習是無所不在。科學教育是引導學生在活動 中學習,在廣泛存在的豐富及多采多姿的環境資源如家庭、學校、社區、和大自然中學習(廣州市教委教學 研究室,2001)。Gega (1995)指出,好奇心、創造力、批判性思考,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皆是科學能力 的一部分。除基本科學的科學知識體系外,學生要體驗和把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進而達致有科學 意識及科學素養的公民。

人們生活在科技日益進步的世界裡要發揮一定的作用,就必 須具備科學認知(Reinhartz & Beach, 1997)。科學在各方面滲透我們日常生活,大致可分為:科學方面 、經濟方面、意識形態方面、理智方面和美學方面 (Laugksch & Spargo, 1996)。這些觀點對科學的教育 政策、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均有重大影響,而且更喚起世界各地的教育界人士注意到中、小學的科學教育 。可是,即使「第三屆數學和科學之國際性研究」曾指出香港學生於科學的表現遠遜其他國家,但香港卻 仍未有任何有關科學教學的檢討或改革(Cheng & Cheung, 1999)。直至近期發表的科學教育課程改革諮詢 文件(課程發展議會,2000a),才開始整體地檢討和改革現時在香港的中小學科學教育。

目前小學的科學學習限於在課室及三十多分鐘的課時,是無 法讓學生直接接觸大自然,無法作仔細及充分的觀察和實驗。課堂的學習是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 。事實上課外活動是由課室教學活動中衍生出來的(王佩蓮、林碧楨,1990),可算是課室內學習的延續和 補充。參與課外的研習能增廣見聞,擴大知識的領域,又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又動腦,發展科學能力和科 學態度。常識科諮詢文件(課程發展議會,2000b,頁15)中提到除了課室的學習經歷,教師也可為學生提 供全方位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發展個人潛能與能力。學校亦可辦科學模型比賽等,以進一步推動學生學習 科學的興趣。學校亦可鼓勵最優秀的學生,參與由教育學院及科學館合辦的「常識百搭」專題設計比賽。 這項活動讓學生有充分機會發展假設、觀察、與人溝通、創意思考及判斷的能力。蘇詠梅(1998)認為透過 科學專題研習活動,學生不單可以掌握科學技巧,在科學求知態度的培養和科學知識的提升也得益不少



Copyright (C) 2001 HKIEd APFSLT. Volume 2, Issue 1, Article 4 (Ju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