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一期,第二冊,專題版一 (二千年十二月)
主編︰蘇詠梅
小學科學探究活動舉隅
<<蔡香生>> 
     
 

 

位老師,各位同學,先問同學們是否喜歡來到這裡?喜歡?是否今天不用上課?為何你們喜歡來到這裡呢?其中是因為自己參加了比賽,可能花了很多心機,今天有機會表演一番,並且告訴別人,我們做了些甚麼;同時亦可能有機會了解別的參賽者作了什麼科學研究。那我們為何要看科學研究呢?其實是希望能在當中學習,未知今天同學們看過整場比賽後有否學習到一些新知識?若明年有機會參加,會否再來一趟 呢?當明年你們再參加比賽時,會否做得更好呢?那麼我們試想想怎樣會令我們做得更好。
 
高興今年能到來欣賞大家比賽,去年我也有現場觀賽,看後感到很歡喜,故請求主辦機構讓我今年再次到來,他們答應了,但只此一次,可能下年度沒這機會了,所以我抓緊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本人對於這兩屆比賽的感受。
 
一,整體來說同學們進步了,不知在座有沒有連續兩屆的參賽者,如果有的話,他們必定是在去年得到了經驗,而經過今年後,明年應該會做得更好。雖然同學們都表現不俗,但仍想提醒大家幾個要點:第一,在科學探討中,懂得如何劃分純個人感覺和客觀量度標準是很重要的;例如,「美麗」是沒有標準的,你說這樣東西很美麗,事實上是否真的美麗呢?有沒有辦法可以去量度呢?量度可分為幾種,正如剛才有些組別會告訴大家他們會用器材來幫助量度,但有些東西,是很難量度的,譬如美不美麗,好聽不好聽,清楚不清楚等。當沒有儀器去幫助量度時,我們不要單憑自己的感覺去斷定,而可以汲取不同人的意見,然後把這些意見以某種方法歸納並得出結果;這種量度方法比純個人主觀感覺好;對於這種方法,如果大家領悟了並同時實踐,我相信會表現得更好。
 
二,剛才另外一位評判都曾提及到,就是一定要清楚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對某種事物作出研究和尋找答案;以降落傘為例,為何我們要探討降得慢的降落傘,而不是降得快呢?降得快一點,不是更精彩嗎?或者為何不探討那個降落傘能飄遠一點呢?所以我們要清楚探究的原因和方向,這是非常重要的。
 
於時間關係,我未能在這裡說得太多,但我仍想提及一項要點;就剛才所見,有些組別能做到,有些仍未做得很好,就是當我們進行科學研究,實驗是很重要的一環,但並非表示每次遇到困難都要靠實驗去尋找答案,因我們周遭常常也會碰到很多問題,若果遇到一些「問題兒童」,時時刻刻不停的問,而我們又要不停的做實驗去解答,那便會變成浪費時間。
 
實一個問題,可能過去已經有很多人曾作出研究,得出了很多答案,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去找出這些答案,並不是單靠實驗去辨證;所以,我們要懂得分辨和估計,哪些研究我們可從書本中,或是其他資料中找尋答案,哪些是要倚靠實驗,才能得出結果,這是非常重要的;剛才有一些參賽組別有這樣的表現,他們談及當發現了一些問題後,除了思考如何以實驗進行研究外,還會從書中尋找有關資料,或詢問老師的意見,這是正確的做法;若發現了什麼問題,便想著立即去做實驗,實非很好的做法。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去尋找別人的答案,以上種種都是我希望告訴大家的。
 
實,此刻站在台上並不想終止這次談話,但也明白受時間所限,故與大家分享至此,謝謝大家,望往後有機會再次見面,再見。
 
﹕本文依蔡先生於比賽當日發言輯錄而成。

回頁首

回首頁

 

版權為亞太科學教育論壇所有(2000)
香港小學科探究活動舉隅
Copyright (C) 2000 HKIEd APFSLT. Volume 1, Issue 2, Special Section 1 (Dec.,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