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成就 2020-2022
研究與知識轉移
研究能力提升
  • 在研究成果方面,教大於2020/21年度可謂碩果纍纍。2020年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的研究評審工作結果顯示,本校在三個學科均有逾六成研究成果獲評為「世界領先」或「國際卓越」。該三學科分別為「地球科學(包括海洋學、氣象學)及其他自然科學(包括環境科學)」(67%)、「教育」(63%)及「地理學」(62%)。由於教育科系中包括最多評估單位和研究人員,其優秀評價更形重要。本校其他獲評「世界領先」或「國際卓越」的領先科系包括「中國語言及文學」(55%)、「心理學」(44%)、「電腦學科/科學(包括資訊科技)」(44%),及「語言學及語文研究」(43%)。這些結果證明,本校過去數年在研究方面取得長足發展。2016/17至2020/21年間,本校於非教育科系的優質研究成果錄得六成增長,進一步反映我們在該等範疇的成長。教大在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的成就,進一步鞏固了本校「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

  • 截至2021年六月三十日,本校研究人員正參與193項進行中或新獲批研究,全部均由研資局及其他機構資助,撥款共計1.53億港元。這些研究項目涉及多個學科,包括教育、人文學及藝術、心理及語言學、社會及行為科學,以及自然及健康科學。2020/21學年,本校研究收獲碩果纍纍,39個項目共獲研資會2,882萬港元,款項來源包括研資會旗下的協作研究金、傑出青年學者計劃、優配研究金、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以及合作研究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本校於教育科系連續三年奪冠,獲研資會教育評審小組批出的資助項目和撥款傲視同儕。此外,本校於心理及語言學科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所得撥款先後於2019/20和2020/21年躋身首名及次名。本校研究人員於2020/21年從各大競爭激烈撥款計劃中合共獲得561萬港元,當中主要撥款來源包括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食物及衞生局、平等機會委員會、環境保護署、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以及保安局禁毒處。

研究影響——轉化知識產權作商品和創業發展
  • 自2019年起,我們已將本校教員研發的六項知識產權授權予外間公司。該等創新產品或服務包括教育科技方案、教育玩具、健康醫療科技及課程創新。兩家獲授權的公司為接受本校教育與企業家基金支援的初創公司,兩家公司的創辦人(兩名本科生)均於畢業後不久就把就讀期間所參與的項目轉化為商業投資項目。

  • 為擴展教育與企業家基金,本校投放了大量資源。2018/19年,基金撥出36萬港元支援三家初創企業;及至2020/21年,基金所支持的初創公司已增至12間,合共撥款960萬港元。除此之外,學生/員工亦可利用本校為期三年的初創企業孵化計劃,鍛鍊創業思維和技巧。

知識轉移——科技與創新
  • 2019-21年間,教大創新項目共奪得逾60個國際獎項(2019年17個、2020年22個、2021年22個),頒發機構包括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矽谷國際發明展、加拿大國際發明及創新比賽、德國國際發明展,以及台灣主辦的國際創新發明競賽。上述獎項包含教大首次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的兩面金牌,分別由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的洪強博士和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的胡志強教授所得;亦有在加拿大國際發明及創新比賽獲得的籌委會特選獎、最佳發明獎,及十大最佳女發明家獎。

  • 知識轉移辦公室利用校內外資源建立支援校內知識轉移的撥款基制。2019-21年間,我們完善了現存三個撥款計劃,並推出兩個新項目;期間的每年撥款總額上升六倍。創新發展方面,各撥款計劃合共支援40個翻譯研究和知識轉移項目及12個專利申請。創業方面,我們共培訓了97支初創團隊,並向其中20個團隊發放撥款。這些初創團隊亦獲得外間機構頒發15個嘉許獎項及大量撥款。

知識轉移——服務社會
  • 「3Es情+社同行計劃」過去六年來共獲李國賢基金會撥款2,633萬港元。2015年10月至2021年12月間,逾180間幼稚園參與計劃,惠及約13,000名兒童及其家長和教師,超過800名幼稚園老師和工作人員接受了必要的培訓。計劃帶來的正面影響促使教育局承諾在本地幼稚園推出類似的3Es計劃。

  • 「教育創新領導計劃」旗下的「學校起動計劃」為來自76間學校的4,200名教師提供教學支援服務。「教育創新領導計劃」的另一項目「幼小銜接360計劃」則在疫情下支援幼稚園學生的社交和情緒發展,共有150間學校的10,000名家長及5,000名學童受惠。

  • 本校與Microsoft香港緊密合作,為本校教育學士課程提升人工智能元素;於全港推行「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並尋求和本地機構合作,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人工智能、編程及數碼創意教育。當中,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的「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支援131家本地小學,惠及逾700名教師和50,000名學生,並奪得三個國際獎項,包括「QS全球教學創新大獎」(工程及科技組別銀獎及學與教組別銅獎)、國際教育技術協會國際證書,以及芬蘭教育聯盟認證。

  •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俗稱Clap 2.0計劃)乃另一由賽馬會捐助的大型項目,於2020年九月開展,為學生和失業失學青少年建立有利環境,助他們把握從青春期到長大成人的關鍵過渡期。

前瞻
  • 我們秉承「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繼續致力推動教育和人文學、社會科學、創意藝術及文化、環境研究、數學及統計學,以及電腦科學的發展。識轉移能力。

  • 我們將發揚優勢,致力發展以下各項:(甲)加強本校各研究中心(尤其校級研究中心)的角色,使之成為重要知識樞紐;(乙)為職員和學生的研究活動建設校級研究設施;(丙)在校園內外設置更多空間,供研究人員和數據收集之用;(丁)協助學術人員參與更多大型校外研究撥款競標如研資會的協作研究金、主題研究計劃、創新及科技基金等,以及國家層面/中國內地的撥款;(戊)於大灣區設立附屬研究中心;(己)進一步與本地、國家和世界各地大學及研究中心建立包括聯合實驗室在內的深層次合作;及(庚)鼓勵推出更多高質素研究成果。未來數年,除三個學院所指定的策略範疇外,另有四個策略性跨學科研究範疇需著力發展,包括:社會網絡及分析、環境健康、終身生命及事業發展,及供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使用的教育模式。

  • 因應知識轉移倡議,本校將增強創新和創業精神。隸屬本校研究與發展事務處的知識轉移辦公室在繼續處理行政事務之外,亦要擔起科技夥伴的角色,協助教大研究人員和創業家連繫創新與科技行業。辧公室的新角色將有助本校孕育研究產品和初創公司。此外,我們將在香港科技園設立「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創業中心」並推出「創業與創新學生人才發展課程」。該一年制非學分課程將有助本校學生學習科技知識、軟技能以及培養創業心態;更重要的,是可讓他們親身體驗創新科技生態圈。我們的目標是培養90位教大學生成為創新者/創業家。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