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陳家強、張仁良、張炳良、張國華、張楚勇、黃英琦、葉兆輝

2007-2-14
星期
 

上一篇

當亞洲人才庫打造區域教育樞紐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區域合作日趨普遍,東亞地區的「長三角」和「東京灣」已日漸成形。在這形勢下,香港要繼續成為具競爭力的亞洲國際都會,就要成為人才聚寶盆,懷有成為亞洲教育樞紐的視野與胸襟。正如香港的金融市場,並非單單服務香港,而是服務全球;香港的高等教育視野,應有服務華南,以至內地,東亞,甚至東南亞地區的胸懷,才能為香港匯聚人才、走向世界,更好地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

把香港打造為亞洲教育樞紐,有利香港匯聚亞太區以至全球的人才(包括學生、教員及研究人員),吸引他們來港進修,甚至於畢業後留港發展,有利整體社會的知識創造及人口素質。此外,高等教育的界外效應往往為人忽略:無論是外地人才畢業後留在本港發展,或藉高等教育把香港文化與制度思維(所謂「香港方法」)傳播到外地學生,再由他們帶返各自的原居地,這些有形或無形的效益往往較眼前的財政成本為大。政策當局、社會輿論及師生,實不應囿於「肥水不流別人田」的保護心態,對把公共資源投放於非本地學生耿耿於懷;政府亦應協助增加院校配套(如校舍、宿舍、師資、獎助學金等),提供相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優質外地生來港就學。政府同時應鼓勵本地院校參與其他地區(如內地)的大專招生機制,支持本地生往海外交流升學,達至人才多向流動,擴馮ル耵滌篕痤瓥央C

連接中國與世界重塑「國際化」進一步而言,中國國力在亞洲地區舉足輕重,更致力與世界接軌。香港要當亞洲教育樞紐,便要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既為中國走進世界鋪路,並思考如何建立香港本身、中國以至亞洲於國際學術社會中的定位及價值觀,重塑「國際化」。

目前香港以至亞洲地區的高等教育學府所追求的「國際化」,均以歐美大學為師,並以研究能獲歐美標準認同為榮(如按刊於西方學術期刊的論文數目作為衡量大學教員研究能力的主要標準)。其實,「國際化」並不完全等同「歐美化」。知識無國界,「國際化」並非以西方某些國家的準則或任何一個單元標準「一統」全球,而是一個多元的互動過程,透過國與國、社群與社群之間互為學習,同時做到彼此尊重,既容許各地域吸收國際經驗的同時,並建立植根本土的價值體系。世界的高等教育亦應是百家爭鳴。

發展區域合作框架與聯盟

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及院校,應積極與內地及外國院校交流合作與結盟。在區域合作的大趨勢下,不少外國大學均結為聯盟,共享資源,互補優勢。香港的院校,亦應透過國際學術網絡及經驗跟內地及國際院校交流合作,甚至可考慮藉區域合作框架(如泛珠及9 + 2 合作框架)及國家政策(如「十一五」規劃),跟內地院校合組聯盟,迎戰其他外國大學聯盟。

當然,香港院校在加強與內地院校合作時,亦應不忘深化與亞洲其他院校及歐美院校的聯繫,以保持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面貌。目前香港高等學府,過分偏重刊於外國學術期刊的英文論文數目,而間接令以中文撰寫為主的香港本土研究邊緣化,這長遠來說也不利香港建立本身的身分認同。政府應推動院校商討,按本身的社會發展需要,建立適切於香港並具本土特色的學術研究評審機制,於「國際化」的同時,讓本土研究佔其應有席位。【三之二】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