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論壇
 

張仁良
香港城市大學 商學院 經濟及金融系 金融學講座教授

2005-2-9
星期
 

上一篇

滅赤之路仍然遙遠


 

最新公布的財政資料顯示,政府在十二月份錄得二億元盈餘,令○四至○五年度首九個月的累積財赤,進一步收窄到二十八億元。由於部份利得稅和薪俸稅將在最後一季入帳,各方人士紛紛預測港府可能在本財政年度達「零赤字」,甚至轉虧為盈,出現五、六年來首次盈餘,從而使香港的財政問題提早解決。

與此同時,各方要求政府減少稅收和增加開支的呼聲也開始出現。然而財爺在談及赤字問題時,強調今年的財政收入中有二百六十多億為貸款,終有償還的一天,提醒民眾不要產生錯覺。既然經濟好轉已是事實,如此謹慎是否過份保守?

只要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本年度的財政收入組成,就會發現唐司長並非杞人憂天。除了政府兩次發債,本年度港府的財政表現較預期理想,主要因為賣地收入增加,財政儲備投資收益頗豐,樓價上升及股市活躍提高印花稅收入,旅遊業暢旺帶動本港各行業復甦,整體上提高政府各項稅收。不難發現,發債和賣地都是不穩定的非經常性收入,前者更只是債款,不可作為收入。

其次,投資市場風雲變化,抑揚難測;依賴於投資市場的財政收入也極不穩定。當經濟出現調整,樓市轉弱,各行業出現虧損時,財赤就不可避免。由此可見,本港的財政收入很大程度上受經濟因素影響,稅基過窄導致稅收波動頻繁;過份依賴一些不穩定的非經常性收入,支付教育、醫療、衛生及福利等經常性開支風險很大。

資料顯示去年四月至十二月政府整體支出為一千七百九十億元,收入為一千七百六十二億元,雖然表面上看來收支基本平衡,但收入中包括二百六十億的發債所得,香港入不敷出的結構性財赤,並沒有因為經濟復甦而有根本性改變。另一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政府的財政儲備為二千七百二十六億,估計相當於十三個月的政府開支,比我們以往的財政儲備水平還相差很大,本港的財政儲備仍有提高的必要。因此,在現時如果單方面強調財政狀況好轉,倡導減稅和增加公共開支,只會令民眾產生錯覺,對「滅赤」進程過份樂觀。

要解決財赤的根本問題,必須堅決貫徹減少公共開支的政策,及積極開拓新稅收基礎。但公共開支易加難減,現下要求政府真正做到「量入為出」非易事。增開銷售稅無疑為拓寬稅基良方,然而社會各界褒貶不一,焦點集中在擔心低收入人士身上。政府開徵銷售稅時,可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照顧低收入人士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減低直接稅率,對有需要的人提供進一步綜援支助等。

總而言之,滅赤雖見起色,但要完全解決本質問題,港府仍有一段路要走。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