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

專業發展工作坊

主頁 服務 專業發展工作坊

專業發展工作坊

建立校內專業學習社群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中心的校本支援服務針對學校校情及需要,通過專業支援,協助教師與同儕建立有效交流和協作平台、凝聚社群成員的智慧,以優化學與教。

本中心提供下列支援主題:

(一) 觀課與評課
(二) 評估素養
(三) 摘錄筆記
(四) 生涯規劃教育
(五) 跨學科閱讀  
(六) STEAM課堂教學
(七) 提問技巧
(八) 自主學習
(九) 合作學習

小學
中學

進行中的/過往專業發展工作坊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教授於2024年1月10日為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舉辦「有效的觀課與評課」專業發展工作坊,向六十多位教師介紹觀課與評課的基本理論、框架及會議技巧,並以不同學科的例子及教學片段,跟老師們闡釋及討論如何把觀課理論應用於校本觀課活動中,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參與者表示此工作坊有助他們了解觀課的目的及重點,掌握課後會議的技巧,而且例子具體,促進他們反思如何有效設計課堂。

有效的教學設計

中心項目顧問曾靜嫻小姐於2023年12月15日為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約50位教師舉辦“有效的教學設計” 專業發展工作坊。

兩小時的工作坊涵蓋了與教學設計相關的理論、課堂設計的關鍵元素和照顧學生多樣性的方法,並以課堂實例加以說明。工作坊討論了準確的預期學習成果如何指引老師設計課堂。講者分享了一個案例,顯示如何將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融入課堂設計中。老師參與課堂設計,側重有關預期學習成果、鷹架學習活動和評估工作的建設性調準,並在Padlet上分享和獲得回饋。參加者都認為工作坊實用,讓他們深刻了解如何在課程設計中整合不同要素。

提昇學生高層次思維與創造力

曾靜嫻小姐於2023年11月13日為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約40位教師舉辦「提昇學生高層次思維與創造力」教師發展工作坊。

這是第二年以「資優教育」為重點進行相似主題的支援,為期兩小時的工作坊涵蓋了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技巧的異同、各種各樣幫助學生組織信息和概念的圖象組織工具,以及發展學生高階思維技巧的各種方式的典型例子。講者以真實教學案例,說明如何將上述概念融入四個主科。老師參與設計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思維。從老師共享的教學理念中,不僅展示了他們對相關理論的了解,也表現了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教學方法的能力。這次工作坊明顯增加了老師的信心,啟發他們設計鷹架學習活動,以幫助學生提高高階思維技巧。

合作學習

曾靜嫻小姐於2023年11月9日為李鄭屋官立小學約六十位教師舉辦「合作學習」教師發展工作坊。工作坊涵蓋了主要的教學模型及其各自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的關鍵要素,以及透過四個主科的教學實例來說明各種合作學習策略。參與者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從學生的角度體驗合作學習。工作坊討論了學生的分組方式、使用提升分數來鼓勵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及在課堂採用合作學習可能出現的社交問題的處理方法。經過疫情期間長時間的的線上教學,這次工作坊推動老師於常規教學中重新採用合作學習。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賴明珠博士於2023年10月26日為嘉諾撒培德學校舉辦一小時觀課評課工作坊。透過觀課評課理論及課堂實踐例子,賴博士闡述如何透過數學科的特色進行觀課評課以提升老師的評課能力。此外本工作坊也透過比較不同的評課方式以及教學影片,展示一些有關評課的原則與細節,鼓勵老師把提升校本數學教學的需要提出,並與老師共同優化學校的校本觀課表來配合現代數學教學趨勢的需要。

STEAM課程設計理念及教學案例

麥子彬先生於2023年9月29日為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舉辦 STEAM教學工作坊,題目為「STEAM課程設計理念及教學案例」。兩個半小時的工作坊中,講者介紹了STEAM教育在香港中的發展及在教育中的意義,闡述其課程與教學設計的理念;並以一個實踐案例來展示如何落實這些理念。講者設計了互動活動,即時讓老師嘗試該教學案例,既有理論的講解,也有實作的體驗,加深老師對STEAM教學理念的認識和實踐STEAM教學時的技巧。

評估素養

曾靜嫻小姐於2023年8月30日為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舉辦「評估素養」教師發展工作坊。工作坊中,講者回顧了三種主要評估方式(「對學習的評估」、「促進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介紹了評估素養的理念、對教育界不同持份者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評估趨勢;並利用課堂教學例子,闡述「促進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的主要教學策略。參加的老師分組討論進展性評估如何具有總結性功能,而總結性評估又如何提供進展性回饋,兩間學校的參加者都認為工作坊有助提升他們對評估素養的認識。講者的互動活動和及時反饋不僅幫助教師們更好地理解工作坊主題,也為他們在學校發展作為學習的評估提供了洞見。

透過變易理論設計有效的課堂

高寶玉教授及賴明珠博士於2023年2月1日為田家炳中學舉行「透過變易理論設計有效的課堂」工作坊。

本工作坊第一部分分享不同地區的有效課堂文化; 第二部分,介紹課堂學習研究的基本理論,並以不同學科的例子向老師們闡釋及討論如何把變易理論應用於教學活動中,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及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學習;第三部分,全體教師按任教的科目分為若干小組,依據各自的教學主題找出學習内容及關鍵特徵。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藉設計學習活動來讓老師經歷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

聯校優質的觀課與評課專業發展日 - 優質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教授於2023年1月13日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浸信會永隆中學、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及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所聯辦的「聯校優質的觀課與評課專業發展日」擔任主題分享嘉賓,題目為「優質的觀課與評課」。四所中學的老師曾於去年參與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有效的觀課與評課-以學校為本位」五星期課程。

高教授於當天向近二百位教師介紹觀課的理論和評課會議技巧,包括不同的觀課目的和程序,五個回饋步驟等,藉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主題分享結束後,設有分享環節,由不同科任的老師分享課堂實踐經驗。

評估素養

曾靜嫻小姐於2023年1月11日為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舉辦「評估素養」教師發展工作坊,講者介紹了評估素養的理念和對不同持份者的重要性,以及教學評估趨勢;並利用課堂教學例子,闡述「促進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的主要教學策略。為了發展學生的自評能力,參與的老師根據任教科目分組設計與特定主題或技巧有關的評估表格,並互相交換意見。講者設計的互動活動和即時回饋,不僅幫助老師認識有關主題,並且啟發他們如何在學校發展「作為學習的評估」。

評估素養

曾靜嫻小姐於2022年11月17日及18日分別為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和觀塘官立中學舉辦「評估素養」教師發展工作坊。講者重溫了評估的主要概念,包括「對學習的評估」、「促進學習的評估」和「作為學習的評估」、介紹了評估素養的理念,並闡述其對教育界不同持份者的重要性。參加的老師分組討論進展性評估如何具有總結性功能,而總結性評估又如何提供進展性回饋,兩間學校的參加者都認為工作坊有助提升他們對評估素養的認識。

採用合作學習模式提升課堂互動

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小姐和郭凱儀小姐於2022年10月26日為聖方濟愛德小學的教師主持「透過合作學習增強課堂互動」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曾小姐介紹了合作學習的五個要素及數個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並透過合作學習教學實例,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透過「訊息鴻溝」的設計以提升學生的溝通。接著,老師按任教科目分組,設計合作學習教學活動,教師運用Padlet匯報討論成果,並得到講者即時的回饋。

參與的教師認為工作坊運用體驗學習模式,有助他們理解學生在參與合作學習活動時所扮演的角色。

運用WINSTEPS進行Rasch數據分析

晏子博士於2022年10月21日為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的老師主講了「運用WINSTEPS進行Rasch數據分析」教師專業工作坊。工作坊上,晏博士介紹Rasch數據分析相較于傳統數據分析方法的優勢。參加者跟隨講者運用WINSTEPS軟件的進行了測驗數據分析的實際操作,了解了如何解讀數據分析結果,與傳統分析結果的異同,以及如何運用數據分析結果優化學與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曾靜嫻小姐、梁潔茵小姐及郭凱儀小姐於2022年10月18日為佛教榮茵學校的教師舉行「有效的觀課與評課」工作坊。講者介紹觀課理論和評課會議技巧,例如不同的觀課目的和程序、五個回饋步驟,以及播放二十分鐘的課堂實例片段加以說明,並提供兩個模擬的情境,讓老師扮演觀課者和被觀課者去練習會議技巧。

參加者認為工作坊的互動學習活動令他們明白觀課時要收集有用的資料,以便能於課後會議提供實證為本的回饋。

運用自主學習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項目顧問曾靜嫻小姐於2022年10月7日為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約40名教師主持「運用自主學習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表現」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

兩小時的工作坊中,講者簡介自主學習的理念和理論、自主學習發展過程不同階段所需的學習策略, 包括摘錄筆記技巧、組織圖和自我評估;亦提供元認知的教學策略,以及發展學生創意的實用意見。講者以實例說明自主學習元素和有關教學策略如何融合在教學設計中,並讓參與的老師嘗試進行有關的互動活動,這些經驗令他們更有信心去設計合適的鷹架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改善學習表現。

優化老師課堂提問技巧

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小姐和梁潔茵小姐於2022年9月27日為沙田官立中學的教師主持「提問技巧」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兩小時的工作坊中,講者介紹提問技巧的有關理論及各種加強課堂互動的方法,以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技巧。講者亦講解了不同層次的引導問題,以推動學生在各科的元認知發展;並播放錄像片段,加以講解老師如何根據學生的回應提出引發學生思考性的問題。接著老師分成小組,因應學生不同程度的認知能力設計問題,老師積極的參與及交流意見,令工作坊十分互動和富有成果。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教授、陳穎欣導師及郭凱儀小姐於2022年9月21日為香港南區官立小學舉行「有效的觀課與評課」工作坊,向五十多位教師介紹觀課與評課的理論、框架及會議技巧,並以不同學科的例子及教學片段,跟老師們闡釋及討論如何把上述理論和技巧應用於校本觀課活動中,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參與者表示此工作坊的例子具體,活動多元化,能讓他們明白怎樣有效評課,並促進他們反思如何利用觀課與評課改善教與學。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已成為現今學校其中一個主要關注事項。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小姐與梁潔茵小姐於2022年8月26 日為中華基督教會青年會小學62名老師主講「自主學習」教師專業工作坊。

三小時的工作坊中,講者介紹了自主學習的基本概念和三個取向,以及在自主學習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學生需要學會的學習策略。講者以實例說明自主學習元素和相關教學策略如何融合在中英數常四個核心科目的教學設計中。講解理論及教案分析後,老師以小組分科形式設計含發展生學生自主學習元素和學習策略的課堂。老師互相分享教學設計及講者給予的回饋,能讓同工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自主學習及摘錄筆記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在策劃下一個三年學校發展計劃前,邀請曾靜嫻小姐和梁潔茵小姐於2022年6月30日為該校約五十名老師舉辦「自主學習及摘錄筆記」教師專業工作坊。

兩個半小時的工作坊中,講者介紹了自主學習的原理和三個主要導向,以及在自主學習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所需的教與學策略,包括摘錄筆記、組織圖和元認知學習策略,並以教學實例說明自主學習要素和相關學習策略如何融合在四個核心科目(中、英、數、常)的教學設計中。隨後老師根據任教科目分組,設計含希望學生可以掌握的自主學習元素和學習策略的課堂。老師分享教學設計和同工及講者給予的意見,提供了一個專業交流平台,讓老師可以進一步優化設計,以配合學校的關注事項。

優質全方位學習經歷

葉蔭榮博士於2022年5月13日為北角衞理小學的老師主講名為「優質全方位學習經歷」教師專業探究工作坊。工作坊上,葉博士向老師簡介了全方位學習的理論基礎、在香港發展的流程及最新發展,並分享一所小學運用全方位學習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的個案經驗,加深老師對全方位學習融入課程和跨學科實踐的認識,以及掌握推行全方位學習的不同模式。葉博士更通過「故事圈教學法」(Storytelling approach/Story Whoosh),說明全方位學習重視多官能刺激的學習(Multi-sensory Learning) ,以及強調老師傳達知識時需要連繫過往的經驗,推動知識的交流和分享,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合作學習」。學生亦可透過反思的過程而投入全方位學習經歷,從而享受體驗式學習的樂趣。

教學生寫筆記 (英文科)

曾靜嫻小姐於2022年5月4日為循理會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學英文科老師舉辦「制定學生摘錄筆記策略」工作坊,內容理論與實踐並重。講者根據教科書的課文內容,講解自主學習和摘錄筆記技巧的關係、多種適用於初小以至高小學生的摘錄筆記策略,以及由閱讀到寫作所使用的組織圖。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老師為揀選的課題設計摘錄筆記活動,並互相分享和彼此給予意見。工作坊為英文科老師提供了多個點子,如何發展學生在英文科的摘錄筆記技巧,以提升自學能力。

照顧學生多樣性的理論與實踐

賴明珠博士於2022年3月2日為馬鞍山靈糧小學舉辦網上工作坊,題名為:「照顧學生多樣性的理論與實踐」。工作坊通過觀摩不同科目的教學實踐例子、觀看網課課堂影片及老師在工作坊中的分組討論,來介紹及體驗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師生互動技巧、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層工作紙的設計、學生自評互評的設計方式,來闡述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解決學生之間的學習多樣性。

照顧學生多樣性的理論與實踐

賴明珠博士於2021年12月21日為石湖墟公立學校舉辦工作坊,題名為:「照顧學生多樣性的理論與實踐」。工作坊通過觀摩不同科目的教學實踐例子、觀看網課課堂影片及老師在工作坊中的分組活動,來介紹及體驗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師生互動技巧、分層工作紙的設計、學生自評互評的設計方式,來闡述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解決學生之間的學習多樣性。

「促進香港小學STEM教育的跨學科教學法」教師工作坊

為了加深小學教師對跨學科STEM課程的了解和認識,加強小學跨學科STEM課程規劃和教學策略,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於2021年9月18日上午舉辦了「促進香港小學STEM教育的跨學科教學法」教師工作坊,以Zoom視像會議形式向逾九十名教師同工講述跨學科下STEM課程整合的背景和理論、介紹跨學科STEM模式和元素、分享小學STEM課程加入工程學的課程實例以及如何以STEM專項化學習模式推動跨科協作。

照顧學生多樣性

賴明珠博士於2021年9月10日為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舉辦工作坊,題名為:「照顧學生多樣性」。工作坊通過不同科目的教學實踐例子、課堂影片及分組活動,來介紹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師生互動技巧、分層工作紙的設計、學生自評互評的設計方式以及運用資訊科技的元素,來闡述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解決學生之間的學習多樣性。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教授及陳穎欣小姐於2021年8月30日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舉行「有效的觀課與評課」工作坊,介紹觀課與評課的基本理論、分享不同地區的觀課文化,並以不同學科的例子及教學和評課片段,跟老師們闡釋及討論如何把觀課理論應用於校本觀課活動中,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參與者表示此工作坊有助他們了解觀課及評課的焦點,而教學、評課片段和討論則能促進他們反思如何利用觀課與評課改善教與學。

非華語中文教學

李孝聰博士於2021年8月27日為順德聯誼會胡少渠小學的老師主講了「非華語中文教學」教師專業工作坊。工作坊上,李博士向老師簡介了非華語中文教學的基本理論,以及香港非華語中文教學課程的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使老師對香港非華語中文教學的情況,有較深瞭解。李博士並通過兩個教學實例,說明如何於非華語中文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以照顧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並處理班中的學習差異,同時也介紹了一些適用於非華語生的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常用教學策略和活動,以促進學與教。

評估素養與優化課堂評估策略

晏子博士於2021年8月23日為道教青松小學(湖景邨)的老師主講了「評估素養與優化課堂評估策略」教師專業工作坊。工作坊上,晏博士介紹了評估改革在課堂層面的要求,以及評估素養對不同教育持份者的意義。通過實例,講者講解了重要評估方式(例如「對學習的評估」、「促進學習的評估」、「作為學習的評估」)的異同,強調了學生參與在評估的重要意義。並通過小組活動,與參與老師共同探討如何優化課堂評估策略,以促進學與教。

自主學習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與梁潔茵女士於2021年7月2日及7月9日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舉行了兩場「自主學習」講座及工作坊。首場講座的對象為該校約八十位的家長,內容圍繞在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新常態下,家長如何在家培養子女自主學習的能力。講者首先介紹了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及自主學習者的特質,繼以介紹了多種元認知的學習策略及多個遊戲化學習的網上平台,讓家長在家也能協助子女溫習。參與家長認為,是次講座讓他們對自主學習有更多的認識,講者介紹的學習策略也十分實用。

第二場為教師工作坊,是次工作坊是2020年1月「自主學習」教師工作坊的延續。講者首先與五十多位教師重溫自主學習的理念及自主學習三個教學取向。接著,與家長講座一樣,講者也介紹了多種元認知的學習策略,以促進家校合作。講者亦介紹了多種摘錄筆記策略和混合式學習,以助教師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動機。此外,工作坊中亦提供機會予任教同科的老師以小組形式合作,設計包含自主學習元素的課堂,並匯報小組討論成果。參與的教師認為,講者對教師教學設計所給予的回饋十分有價值,有助他們在學校進一步發展自主學習。

評估素養與優化課堂評估策略

晏子博士於2021年5月26日為愛秩序灣官立小學的老師主講了「評估素養與優化課堂評估策略」教師專業工作坊。工作坊上,晏博士介紹了評估素養的內涵,以及對不同教育持份者的意義。通過實例,講者講解了重要評估方式(例如「對學習的評估」、「促進學習的評估」、「作為學習的評估」)的異同,並通過小組活動,與參與老師共同探討如何優化課堂評估策略,以促進學與教。

自主學習

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已成為現今很多學校其中一項的關注事項。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與梁潔茵女士於2021年3月24 日為迦密柏雨中學的老師主講了「自主學習」教師專業工作坊。

工作坊上,講者介紹了自主學習的三個取向及其相關的教學設計,同時講者提供了一個教案,讓參與老師從中分辨自主學習的元素及設計特點。在講解理論及教案分析後,各老師以小組分科形式設計含發展生學生學習策略或自主學習習慣元素的課堂或教學活動。教師彼此的分享,能引發其他教師把自主學習元素加入教學設計中,並能配合學校其中一項的關主事項。

優化老師課堂提問技巧及創意教學

因疫情關係,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於2021年1月6日為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主講了一場網上教師工作坊,主題為「創意教學與提問」。為了使理論與實踐並重,工作坊兩位講者曾靜嫻女士與梁潔茵女士透過不同科目的例子禪述「創意教學及提問」的理論,並設計多項活動,讓教師從學生角度體驗各項教學活動。超過六十位老師參與小組討論、「六帽子」活動及網上教學遊戲,此外,講者亦介紹了在視藝科運用「強迫組合」進行創意設計,以及在語文科、通識科、人文學科、德育科及公民教育科運用戲劇教學。是次工作坊為老師提供了多項的教學設計意念,以提升課堂互動及學生成效,特別在現時的教學新常態。

變易理論介紹與在學科中的實踐應用

高寶玉教授、賴明珠博士於2020年11月10日為約60名保良侷姚連生中學的教師主持專業教學工作坊。工作坊第一部分以介紹課堂學習研究的起緣與發展為核心; 第二部分透過中、英、數及通識四科的實踐例子,介紹如何確立學習内容以及其關鍵特徵,從而以設計適切的教學内容。各教師按任教的科目分為若干小組,彼此交流,按教學主題找出學習的目標及關鍵特徵。大部分老師認為此部分能夠讓老師有學以致用的機會。

自主學習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在2020年10年27日為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教師主持「自主學習」工作坊。

講者介紹了「自主學習」的三個取向及台灣式自主學習「學思達」教學的理論,每一取向及「學思達」教學的講解均附以相關的科本例子,當中包括中文科、英文科、科學科及企會財科。在理論講解及例子分享後,各老師以小組分科形式設計含「自主學習」元素的課堂或教學活動。教師的分享內容可見教師能有效地將自主學習元素融入教學設計當中。教師彼此的分享,能引發其他教師透過課堂設計,進一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促進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賴明珠博士及陳穎欣小姐於2020年10月23日分別為李陞大坑學校的數學科、中文科教師主持「促進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科組工作坊」。數學科的工作坊以案例來闡述ELPS教學理論以及自主學習理論在課堂上的實施方法。工作坊除了展示不同課題的數學案例,也讓老師在現場模擬合作學習的活動以及觀摩課堂影片,透過課堂分析與分組討論,讓老師從參考他校的課堂活動中,思考本校的非華語生課堂實踐方式﹔中文科工作坊則通過不同年級的科本實例、跟老師介紹及討論如何在中文科讀寫、聽說範疇的課堂中加入自主學習元素,包括預習、多元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習的評估等,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動機及教學效能。工作坊亦安排老師以小組形式設計具自主學習元素課堂,讓老師設計適合學校校情及學生需要(以非華語學童為主)。參與教師認為工作坊的課堂實例能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加深他們對自主學習理論及自主學習策略的理解,並促進他們反思。

提問技巧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20年10月12日為香島中學(天水圍)主持「提問技巧」教師發展工作坊。

兩小時的工作坊函蓋了「提問」的理論,以及多種提升課堂互動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技巧。講者亦通過日常生活例子,講解布盧姆分類學 (Bloom's taxonomy) 中的三個相關範疇(即認知範疇、技巧範疇和態度範疇)。當中講者亦有討論布盧姆分類學與比格斯之「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的關係,以及建議了可引導學生發展說話和寫作能力的問題。講者亦通過影片,講解教師如何基於學生的回應,提出探究性的問題。工作坊期間,教師有機會設計不同認知層次複雜度的引導式問題。教師主動發表意見及提問令工作坊提升互動性及成效。

提問技巧

隨著學校全面恢復面授課,不少學校在九月陸續安排校本教師專業發展日。在2020年9月30日,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為黃大仙天主教小學主持「提問技巧」工作坊。

兩小時的工作坊函蓋了提問技巧的理論及與其相關的三個核心科目(中文、英文和數學)的例子,同時亦有講解設計不同認知層次複雜度的引導式提問和漏斗式故事描述法的技巧。在工作坊期間,教師練習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及鼓勵學生透過圖像和影片自擬問題。是次教師專業工作坊能啟發教師如何透過設計提問發展學生高階思維,此乃該校於本學年觀課的重點。

提問技巧

由於疫情的關係,不少教師活動及專業發展課程皆以網上形式舉行。但於2020年8月26日在元朗寶覺小學舉行的「提問技巧」專業發展日,是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令人鼓舞。

是次講座由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主講。在未能進行小組討論活動的情況下,講者以求把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取得平衡。因應學校的要求,講座以布盧姆分類學(Bloom’s Taxonomy)中認知範疇為核心,介紹「提問與回饋」的理論、四個學科的應用例子及提升課堂互動的技巧。為了把理論應用於實踐,四十位老師分別以圖像、視像及所任教的科目,嘗試設計不同認知層次的問題。老師的分享附以導師的回饋能豐富他們的教學意念,以及啟發其他同工如何設計不同層次的提問,以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賴明珠博士及陳仲亮先生於2020年1月21日為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舉辦照顧學生多樣性工作坊,透過不同科目的教學實踐例子,闡述老師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揣摩學生的學習需要及解決教學的難點,並善用電子學習的功能及自主學習的效能促進教學,回饋學生的學習需要,以解決課堂中的學習差異。

促進自主學習的策略─預習的理念與實踐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梁潔茵女士於2020年1月20日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主持「促進自主學習的策略─預習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工作坊。首先,講者介紹了「自主學習」的理論及元素,以及設計預習給學生的目的,繼而透過分享四個核心科目案例(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介紹不同的預習設計模式如何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動機及教學效能。此外,在工作坊中,亦提供機會予任教同科的老師以小組形式合作設計包含預習的自主學習課堂。參與教師認為,講者給予的回饋有價值,有助他們在學校進一步發展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

趙志成教授於2019年12月2日為李陞大坑學校30位教師主持教師專業發展日。趙教授先闡述了「自主學習」的三個取向,及指出現階段學校推行的普遍狀況,尤其是其中的誤用及濫用。更透過分享科目案例(中文及數學),解釋如何有效地在課堂融入不同取向的自主學習元素。參與老師表示,理論及真實案例分享,能啟發他們思考如何真正實踐「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9年9月13日為50多位寶安商會溫浩根小學的教師主持「發展學生自學能力」的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除了簡介自主學習的三個取向外,講者亦透過四個核心科目的例子,闡釋如何緊扣預習、課堂教學及延伸學習。此外,亦建議了一些適合小學生使用的摘錄筆記方法和圖象組織工具。在工作坊中,講者提供機會予任教同科的老師合作設計包含自主學習元素的課堂。參與教師認為,講者給予的回饋有價值,有助他們進一步微調教學設計。

自主學習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9年8月29日為愛秩序灣官立小學主持「自主學習」教師工作坊。首先,講者介紹了「自主學習」的理論及元素,以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繼而透過分享四個核心科目案例(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解釋如何在課堂融入不同取向的自主學習元素。此外,在工作坊中,亦提供機會予任教同科的老師以小組形式合作設計包含自主學習元素的課堂。參與教師認為,講者給予的回饋有價值,有助他們進一步發展自主學習。

課堂研究

賴明珠博士、陳穎欣女士於2019年8月27日為約50名聖公會基樂小學的教師主持專業教學工作坊。工作坊內容以變易理論為核心,並以中、英、數及常識四科為例子,介紹如何確立學習的目標及其課堂的關鍵特徵,以設計適切的教學流程。此外,中文科展示出如何進行一個完整的課堂學習研究個案,讓老師明白選擇適切的學習內容對聚焦教學的重要性。工作坊的第二部分,各教師按任教的科目分為若干小組,彼此交流,按教學主題找出學習的目標及關鍵特徵,大部分老師認為此部分能夠讓老師有學以致用的機會。

課堂研究

高寶玉博士、賴明珠博士於2019年8月26日為約60名香港真光中學的教師主持專業教學工作坊。工作坊內容以變易理論為核心,並以中、英、數及通識四科為例子,介紹如何確立學習的目標及其課堂的關鍵特徵,以設計適切的教學流程。此外,數學科的例子亦展示出如何以課堂學習研究的理論為基礎解決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工作坊的第二部分,各教師按任教的科目分為若干小組,彼此交流,按教學主題找出學習的目標及關鍵特徵。大部分老師認為此部分能夠讓老師有學以致用的機會。

合作學習

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9年8月22日為九龍塘學校(中學部)主持「合作學習」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三小時工作坊的內容理論與實踐並重,包括介紹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的分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及課堂設計。參與的教師按任教的科目分組,透過參與小組合作,設計含合作學習元素的課堂,並匯報小組討論成果。教師表示,此工作坊能協助教師將合作學習理論付諸於日常的教學實踐。

透過合作學習提升學生學習

卓越教學發展中心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9年7月4日為80多位職業訓練局的行政人員及任教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學人員主持「透過合作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講座」。講座內容包括合作學習理論,以及透過教學實例簡介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當中講者以商業和貿易、酒店營運、電子和數學及英文科作為例子,以協助職業訓練局任教不同科目的教學人員了解如何將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實際教學中。

各參與者對是此講座的評價正面,認為講者與參與者的互動及交流,有助他們理解合作學習的理念,以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推行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

趙志成教授、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8年10月2 日為天主教佑華小學超過60位教師主持教師專業發展日。首先,趙教授分享了「自主學習」的三個取向,以及指出如何選擇或/及合併使用三個取向,是建基於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校本情況。此外,透過分享四個主要科目案例(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解釋如何在課堂融入不同取向的自主學習元素。參與老師表示,理論及真實案例分享,能啟發他們思考如何開展「自主學習」,此乃來年學校關注事項之一。

課堂學習研究及自主學習

高寶玉博士、賴明珠博士、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8年8月30日為約70名香港嘉諾撒學校的教師主持專業教學工作坊。工作坊內容以變易理論為核心,並以中、數兩科為例子,介紹如何確立學習的目標及其課堂的關鍵特徵,以設計適切的教學流程。此外,英文科的例子亦展示出如何結合課堂學習研究及電子學習,培育學生自主學習。工作坊上,各教師按任教的科目分為若干小組,彼此交流,按教學主題找出學習的目標及關鍵特徵。不少參與老師表示,講者在小組內給予的意見能協助他們縮窄學習的目標及微調關鍵特徵,為教師在未來一年開展課堂學習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澳門教師舉辦「合作學習」教師發展工作坊

曾靜嫻女士、梁潔茵女士及郭凱儀小姐於2018年8月27日為澳門鮑思高粵華小學約120位教師主持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六小時的工作坊內容包括理論與實踐,理論部份包括教學模式、小班教學六大教學原則、教學設計及合作學習基本元素。參與老師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透過親身體驗以了解學生如何合作地學習。各老師按科目分為若干小組,設計含合作學習元素的教學流程。通過小組匯報合作學習課堂設計,可見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有效將合作學習理論應用於課堂設計,把理論與實踐結合。

透過提問技巧及合作學習加強生生互動

本中心曾靜嫻女士及梁潔茵女士於2018年8月22日為張祝珊英文中學60多位教師舉辦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透過介紹提問技巧理論及合作學習策略,讓老師認識如何加強課堂上的生生互動。此外,講者亦介紹了學思達教學理念及透過課堂例子闡釋如何以問題為本的筆記及同學之間互相合作,培養學生自學、思考及表達的能力。老師在工作坊上積極分享、進行配對活動,教導學生如何發問跟進,在同儕的闡述上加以發輝;以及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將理論實踐。

為職業訓練局主持「透過合作學習提生學生學習」講座

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女士於2018年7月6日為120位職業訓練局的教學人員主持合作學習講座。講座內容包括講解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基本元素及其教學策略、分組方法等。各參與者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並主動分享討論結果,使講者與參與者有良好的互動。參與者表示此講座有助他們釐清小組與合作學習的分別,對他們日後帶領學生進行專題學習有莫大裨益。

透過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照顧學習多樣性

賴明珠博士及梁潔茵女士於2017年10月4日為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舉辦照顧學生多樣性工作坊,透過不同科目的教學實踐例子,闡述老師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揣摩學生的學習需要及解決教學的難點,並善用電子學習的功能及自主學習的效能促進教學,回饋學生的學習需要,以解決課堂中的學習差異。

「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2017/18 - 主題工作坊

本中心於2017年9月30日舉辦了「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2017/18 - 主題工作坊,吸引了超過250名來自60間計劃學校的教師參加。

全日活動由中心總監高寶玉博士致歡迎辭揭開序幕,接著高博士講解計劃支援形式和內容;隨後分組進行三場主題講座:聯席總監(發展)趙志成教授主講「自主學習」、客席講師陳鶴安博士主講「電子學習」、黃志堅先生則主講「STEM」,參加者根據興趣或學校需要出席相關講座。

下午設有四個主科(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的分組個案分享環節。精心挑選的個案,展示了三個不同主題如何融入教學法的設計,以提升小班環境下學與教的效能。

最後,各組學校的老師和他們的導師進行會議,交流意見。導師初步了解參與學校的需要;參加者認為工作坊富啟發性和成效。

學習差異(數學)

賴明珠博士於2017年8月24日為潮陽百欣小學舉辦照顧學生多樣工作坊,透過不同的數學科教學實踐例子,闡述老師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揣摩學生的學習需要,並利用不同的教學工具促進教學效能,回饋學生的學習需要,以解決課堂中的學習差異。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博士、賴明珠博士、梁潔茵女士及陳穎欣小姐於2017年8月21日為匯基書院舉辦全日觀課評課工作坊。透過觀課評課理論及課堂實踐例子,闡述如何透過準確的課堂分析準則觀摩課堂以提升老師的評課能力,以及透過兩段課堂教學影片進行觀課活動,讓老師嘗試模擬課後會議的情境,揣摩會議技巧。

合作學習

中心獲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邀請,於2017年4月13日為學校舉辦「合作學習」教師發展日。導師首先了解老師對「合作學習」的認知,接著讓他們體驗「合作學習」的基本元素。第一環節中,導師向老師介紹「合作學習」的理論及策略 − Think-Pair-Share, Think-Write-Pair-Share和 Think-Pair-Square;在第二環節,他們認識了如何設計學習活動 − 「拼圖閱讀」、「同時寫」、「二人走、二人留」,亦親身設計了有關活動。老師在整個工作坊中積極參與、表現投入。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II

高寶玉博士和賴明珠博士於2017年3月24日為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舉辦上述工作坊,透過中學課堂實踐例子,展示如何透過變易理論中的變易圖式設計教學活動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能。

透過高階思維教學促進課堂互動

何嘉華先生應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邀請,在2017年3月13日為該校主持教師專業發展日,題目是「透過高階思維教學促進課堂互動」。

高階思維教學往往牽涉複雜的情境和任務,可能出現熱烈討論、探究解難、小心判斷及自我調控等行為和歷程。講者透過實例,包括教學設計、課堂片段、提問、思考工具及調控小組活動技巧;引導老師反思如何有效促進師生、生生互動,激活思考,豐富學習。

照顧學習差異

賴明珠博士和何嘉華先生於2016年11月18日為聖家學校舉辦照顧學習差異工作坊。工作坊主要闡述如何通過理論與教學的結合,讓老師明白由於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設計教學之前必須掌握學生的學習難點及揣摩學科知識的深度及廣度,並通過同儕之間的觀課與反思教學中所產生的難點,不斷優化教學的內容,回饋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解決課堂中的學習差異。

透過提問促進學生思考

何嘉華先生應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深信學校邀請,在2016年10月24日為該校主持教師專業發展日,題目是「透過提問促進學生思考」。工作坊的重點是,利用各科例子,說明如何配合課堂不同階段,設計各種較高層次的重點問題;以及如何引導能力稍遜學生回答。老師積極參與討論、分享、設計科本問題及匯報。

提問技巧

本中心應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邀請,在2016年10月15日為中小學部全體合共約150位老師,主持「提問技巧」工作坊。講者首先透過不同級別及不同學科的例子,簡略介紹有關提問層次的理論,以及設計問題要注意的因素。然後安排老師們分組,設計不同層次的科本問題。在整個工作坊的過程,老師都十分主動、投入,顯示老師對教學充滿熱誠。此外,問題設計的質素很高,相信必定能激發學生的高階思維。

照顧學習差異

賴明珠博士於2016年10月3日為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通過從教學實踐中經驗和揣摩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回饋學生的學習,以解決課堂中的學習差異。

提問與自主學習

2016年9月30日,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小姐為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約55名教師舉辦上述工作坊,透過說明四個主科的實例,討論了提問理論和自主學習的主要元素。由於電子學習是學校其中一個主要關注課題,講者亦展示了一些學習管理系統(LMS),以及電子學習如何融入英語教學的例子。工作坊結束前,參加者初步構思了一些可行的教學意念。他們都認為工作坊具啟發性,以及滿足學校發展需要。

「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 2016/17」主題工作坊

2016年9月10日,60所「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 2016/17」成員學校200多名教師,參加了本中心舉辦的主題工作坊。首先,由高寶玉博士致歡迎辭、講解支援形式和內容,然後分組進行三個主題講座:趙志成教授主講「自主學習」、陳鶴安博士主講「電子學習」,賴明珠博士則主講「照顧學習差異」,參加者可根據興趣或學校需要參加相關講座。

下午分組進行四個主科(中文、英文、數學和常識)個案分享,所挑選的個案說明上述三個主題如何融入教學設計,提升在小班環境下的教學效能。

最後,導師與學習圈學校互相交換意見和初步了解學校需要,參加者都認為是日工作坊有啟發性和成果。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博士和賴明珠博士於2016年9月8日為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舉辦上述工作坊,透過中學課堂實踐例子,展示如何透過準確的課堂分析優化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

自主學習

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小姐於2016年8月26日為香港嘉諾撒學校60名教師舉辦上述工作坊,討論自主學習的主要元素,以及透過例子,闡釋自主學習如何融入四個主科教學當中。除了翻轉課室的理論外,亦介紹了一些學習管理系統。參加工作坊的教師認為內容以校為本,能針對學校發展需要。

課堂上的〝導航〞技巧 ~ 回饋及理答

何嘉華先生於2016年8月23日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 。本工作坊分两部份,第一部份援引學者的研究,讓老師知道回饋的功能及效應值。此外,比較西方學者、台灣學者及香港課程發展處對回饋時要注意的建議。第二部份是科组設計及角色扮演,包括任務回饋、過程回饋及自我調適回饋。最後,引導老師如何從五個方向,妥善處理學生答錯時之窘境:正向面對、即時教育、清楚解讀、相信肯定、促進內省。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博士和賴明珠博士於2016年6月8日為張振興伉儷書院舉辦上述工作坊透過中學課堂實踐例子,展示如何透過準確的課堂分析優化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

優化老師課堂提問技巧及創意教學

何嘉華先生於2016年3月23日為廠商會中學舉辦上述工作坊 。提問技巧方面,從答問中,說明不同層次問題的關鍵用語:記憶、瞭解、應用、分析、評鑑及創作 。此外,反思設計問題時,應考慮哪些因素,如針對教學目標及難點; 創意教學方面,講者介紹了陳龍安教授的「問、想、做、評」創意思考模式。此外,分享了三種創意教學策略:虛構情節、遊戲演繹、模仿再造。

自主學習如何在小班進行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11月20日為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工作坊闡釋了自主學習理念及中港兩地自主學習課堂特色。中國山東著重課前自學(預習案/導學案)、課堂展示自學內容(還課堂給孩子) 及教師點撥;香港著重課前及課後增潤學習。此外,從小班教學的特點及提升小班教學效能六個原則,探討如何善用小班促進自主學習。 

有效的觀課與評課

高寶玉博士於2015年11月18日為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舉辦上述講座,介紹觀課與評課的基本理論,並以不同學科的案例,說明如何把理論應用於校本觀課活動中,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 

課堂提問技巧及運用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11月16日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簡述Bloom (1956) 、Anderson and Krathwohl (2001) 及祝新華(xinhua.zhu) (2005) 分類的不同層次提問;透過不同科目的相關問題層次實例,進一步分析如何應用不同層次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與學習;此外,說明設計問題時的重要原則,例如考慮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 經驗、 已有知識,以及針對教學目標及難點設計。

自主學習如何在各科實踐

陳錦榮博士於2015年10月2日為大埔崇德黃建常紀念學校舉辦上述工作坊,旨在與教師分享如何在各科實踐自主學習,內容包括:自主學習的概念,自主學習模式,自我監控和評核,自主學習在中、英、數、常實踐的例子。

自主學習的理念與應用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10月2日為合一堂學校舉辦上述工作坊,精略說明中西方對自主學習的不同理解,以及着重增潤學習的香港自主學習課堂特色。然後介紹提升學生自學及建構知識的教學流程: 1 預備學 2 做中學建構知識3 腦休息 4 反思及評估5 總結 。每一個流程,都舉例說明有哪些策略 / 學習工具。最後,探討自主學習的校本策略,包括學校推行「自主學習」 有何優勢 ?老師怎樣「範式轉移」,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

高階思維十三式:「多方觀點」及「樹狀分類」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9月18日為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介紹「多方觀點」及「樹狀分類」思考法的目的、設計原則及課堂應用分享。「多方觀點」展現各類、各個人物對一件事件、一個問題、現象的不同觀點。「樹狀分類」能呈現分類的大小、 先後、 比重。

百搭高階思维 : 七色彩虹思考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9月11日為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介紹七色彩虹思考法的設計理念,舉例說明如何在課堂應用七色彩虹思考,以及引導老師從做中應用七色彩虹思考法。

高階思維教學策略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9月9日為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說明高階思維的特點,如非演算形式、任務較繁雜,以及透過例子,分享促進高階思維的教與學策略。此外,簡介「資優13招」及其課堂應用例子。

「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2015-16 - 主題工作坊

本中心於2015年9月5日舉辦了「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2015-16 - 主題工作坊,就「自主學習」、「照顧學習差異」或「電子學習」三個主題為學校提供專業支援。

 

創意教學和學習方法

賴明珠博士、何嘉華先生、曾靜嫻女士和梁潔茵小姐一同於2015年8月25日為香港嘉諾撒學校舉辦上述工作坊,上午分享中、英、數、常四科的創意教學例子;下午介紹學習方法/工具,如康奈爾系統筆記、圖象組織工具、6P閱讀策略、左右腦同步筆記。

課堂分析

賴明珠博士於2015年8月24日為聖保祿天主教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透過小學課堂實踐例子,展示如何透過準確的課堂分析優化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

如何用提問法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

陳錦榮博士於2015年8月18日為聖公會李福慶中學舉辦上述工作坊,旨在與教師分享如何用提問法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內容包括:探究式的延伸提問,較高層次的問題,以及提問基本技巧如候答時間及問-等-答-評。

自主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何嘉華先生於2015年8月18日為香港潮陽小學舉辦上述工作坊,介紹中西方對自主學習的不同理解,以及中國及香港自主學習課堂的條件;比較一般課堂及自主學習異同;探討有哪些策略,適合香港潮陽小學發展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