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第四期, 第一冊, 文章二(二零零三年六月)
鄭美紅
香港初中科學教師對另類評估的認識和實踐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結果

綜合分析

從各個受訪教師的回應,可總括香港初中科學教學、學習、評估的特點。受訪教師一般的教學取向較為傳統,主要根據課本內容教學。教師開始嘗試把科學概念融入日常生活,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亦發現緊迫的教學進度會影響教與學的質素。雖然所有受訪教師都採用測驗和考試作為主要的總結評估,但大部分教師亦曾嘗試其他另類評估方法,讓學生透過自評和同儕互評主動參與評估過程。評估結果除了反映學生的表現外,教師也從中了解交流專業經驗的需要,以改善日後的教與學表現。不過,教師會利用額外導修課來補底、以實地考察這項「獎賞」來拔尖,則較為有趣。這樣做可能進一步降低成績稍遜的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推行另類評估方面,教師對另類評估能否改善學習質素存疑,也不肯定投放的時間是否值得。他們亦表示自己在推行另類評估時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擔心主觀性的評估會影響信度,在訂立評分準則時遇到困難,也可能影響評估的效度。縱使教師對進行另類評估感到困難和存疑,但他們仍樂意引入新的科學評估方法,原因主要有二:縱使考試仍是學校主要或單一採用的評估方法,但較積極主動的教師已發現現存考試制度的弊端。他們關心學生的學習,希望透過新方法提升學習成效;較被動的教師則主要是受教育改革影響而引入新方法。基於這些不同動機,教師了解自己在專業支援和發展的需要,前者分內在和外在兩類。內在支援方面,教師須獲得學校行政的支持和認同;外在支援方面,則歡迎外界提供教學材料、參考資料、教學意念,並有機會與其他學校教師討論交流,分享成功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改善本身的教學策略。



Copyright (C) 2003 HKIEd APFSLT. Volume 4, Issue 1, Article 2 (Jun.,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