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科學教育論壇,第十三期,第一冊,文章二(二零一二年六月)
陳博,魏冰
中國內地高中化學課程中科學素養主題的研究
上一頁 內容 下一頁

課程平衡與科學素養

「課程平衡」(curriculum balance)概念興起於美國1980年代的科學素養運動(Wilkinson, 1999)。就科學課程而言,「課程平衡」在培養目標上要求課程既要滿足將來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少數學生的要求,也要滿足大多數將要成為普通公民的學生的要求(魏冰,2006)。在課程內容上,「平衡」的科學課程同時強調以下4個方面:(1)科學內容和科學概念;(2)科學實驗和科學過程;(3)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4)科學史和科學本質(Wellington, 2000)。正因如此,Bybee與Ben-Zvi(1998)認為,科學素養和傳統的科學教育目標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科學素養更強調各種教育目標之間應建立一種平衡。在課程標準或教科書層次的分析中,「課程平衡」是指科學素養各主題內容在理科課程標準或教科書中所占比例相對均衡,但並不要求比例完全相等(Boufaoude, 2002; Chiappetta, Sethna, & Fillman, 1991)。本研究在分析《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和化學教科書時也採用這一定義。

Chiappetta, Fillman, 與Sethna(1991)依據「課程平衡」理念,開發出科學素養四主題形式的分析工具,以分析各種類型的科學教科書。這四個主題分別是:(1)科學知識(the knowledge of science);(2)科學的探究本質(the investigative nature of science);(3)科學作為一種思維方式(science as a way of thinking);(4)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每個主題均包括一定數量的次類目。

在上述主題分類的基礎上,Chiappetta等(1991)選擇了美國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五本不同類型的科學教科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物理科學,生物,化學)進行分析。教科書的分析單元(units of analysis)包括:段落、問題、圖表、注釋、實驗和活動步驟等,每個分析單元只編碼進入一個主題中。另外,並不是教科書中的每一頁都需要進行分析,如果課本的某頁中少於兩個分析單元或者某頁中涉及的內容僅僅是回顧問題、專業術語、目標等則無需進行分類分析。這個研究共有三位分析者,三位分析者對五本教科書分析的相互同意度超過了80%,Kappa值也都在0.70以上。因此,Chiappetta等人得出結論,用此方法分析科學教科書是值得信賴的。之後,Chiappetta等人又成功地用相同的研究工具和資料處理方式分別對美國的七本高中化學教科書和五本中學生命科學教科書進行了分析(Chiappetta, Sethna, & Fillman, 1991, 1993)。

Boufaoude(2002)對Chiappetta等人設計的研究工具的應用領域進行了拓展。早期學者們均是用Chiappetta等人設計的科學素養四主題分析教科書, Boufaoude則利用此研究工具分析了黎巴嫩從小學到高中的各科學科目的課程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科學素養的認識與理解也在不斷地更新,因此Boufaoude對分析類目作了些許調整。最重要的調整有兩處,其一將原類目框架中「science as a way of thinking」的主題名稱改為「science as a way of knowing」,Boufaoude提到科學哲學的現代觀念暗示了「科學作為一種認知方式」包括了思維方式、認識論和科學本質,因此用認知方式比思維方式更好,包攝性更強;其二,Boufaoude增加了一些次類目,包括個人利用科學知識作決定、解決生活問題、提高生活品質,與科學相關的道德與倫理問題等,他將這些次類目編入了「STS」主題中。這個研究的研究對象包括科學教育目標、各年齡段各科目的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和活動建議。Boufaoude將Chiappetta等人設計的研究工具修改後,創新地應用於課程標準的分析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也為筆者的研究給予了重要的啟示。在研究中國內地高中化學課程時,筆者可以利用科學素養四主題形式的研究工具從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兩個層面進行分析。

從上述探討我們可知,「課程平衡」理念是當下以科學素養為視角對課程標準和教科書進行分析的一種重要的理論模型,利用科學素養四主題形式的分析工具可以很好地檢視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平衡程度,判斷是否與科學素養的教育目標相符。在本研究中,筆者便將採用「課程平衡」理論模型對中國內地高中化學新課程進行分析。

 


Copyright (C) 2012 HKIEd APFSLT. Volume 13, Issue 1, Article 2 (Jun.,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